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返乡 江苏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11-21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支持返乡创业 助力松阳振兴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返乡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形式,返乡创业群体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政协主席会议以“支持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5-8月,成立了课题组,制订了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通报、问卷调查和外出考察等方式,分三个子课题组赴各乡镇(街道)30余个返乡创业点开展了全面调研,重点选取典型返乡创业者48人面对面进行深入调研,经深入分析、反复讨论,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背景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曾经走出去的“民工潮”变成了引回来的“创业潮”,十余年来,我县人口净流出四五万人,自2014年以来,外出人口开始逐步下降,常住人口慢慢回升,五年间常住人口净增6100人,广袤的松古大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者的身影。“输出务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成为新时代松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支持返乡创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有了人才,乡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组织建设才能有序展开,农村各项事业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支持返乡创业是城乡融合的必然要求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返乡创业人员带动了工商资本把产业延伸到了农村,把资金投入到了农村,把市场开发到了农村,把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模式引入到了农村,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产要素,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了农村新业态和新模式,引领了农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在重塑城乡关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三)支持返乡创业是山区国际化发展的迫切要求返乡创业群体生于斯长于斯,在情感上具有浓厚的乡情乡愁,更有情怀、更有担当、更有定力、也更了解当地情况;同时在发展的能力上他们也更具创业经验、投资实力、市场眼光、人脉资源和内外融通能力。返乡创业者是打通“两山”通道和加快山区国际化发展的一群庞大的创业主体,他们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汇聚成松阳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基本情况

据初步统计,2016年以来,我县新增返乡创业约6390人,仅2019年1-8月新增返乡创业约1460人。调研组收集了500余个返乡创业样本,从中筛选48名具有代表性的返乡创业人士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他们呈现如下特点:

1.业态多样性,以三产为主、一二产为辅。返乡人员创业领域涵盖了三次产业。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农村电商、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文创、康养等新业态新产业,成为返乡创业普遍选择的模式和领域,目前有电商651家、民宿农家乐516家。专业市场、文化旅游等传统依然是返乡创业重点行业。汽车城、建材市场和松香大厦是松阳乡贤回归投资创业的成功案例。农业仍然是返乡创业的主要领域,但超越了传统农业范畴,创业项目围绕茶叶、香榧、油茶三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多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仅茶叶企业就有245家,茶叶合作社348家;制造业适应市场需要,抓住梯度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也是返乡人员创业的重要选择,目前返乡创业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有18家;服务业方面,农村电商、民宿农家乐、乡土文化、乡村旅游、文创产业、中介设计和康养等新业态新产业,也是返乡创业普遍选择的模式和领域,目前有电商651家、民宿498家。

2.主体多元化,以小微企业、个体创业为主。我县返乡创办的市场主体,涵盖个体经营、家族管理、合伙运营、法人公司、股份合作等多种类型,但创办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有相当比例返乡创业人员创业选择申报个体工商户。在走访的48家创业主体,近30家是个体工商户。

3.途径多形式,以品牌带动、资源开发为主。我县返乡创业形式多姿多彩,从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涵盖了品牌带动、链条延伸、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和资源开发等。更多返乡创业人员充分利用我县茶叶品牌影响力和传统村落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茶叶为主的一、二、三产及其融合型产业和民宿农家乐等。

4.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返乡创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开辟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2016年以来,返乡创业项目带动就业约18000多人,2019年1-8月新增的返乡创业项目就带动就业约6330人。其中,民宿农家乐从业人员1595人,电商从业人员585人。同时,返乡创业人员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带来了新风尚、注入了新活力,在返乡创业群体中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占较大比例,还有535人担任村干部。

另外,我县返乡创业潜在资源丰富。从统计年报数据看,外出人员主要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当中经济实力雄厚的多则上亿,少则千万、百万。这些人对家乡发展满怀信心,有回报桑梓的情怀与期望,但对家乡的资源优势、具体项目规划和扶持政策缺乏了解。

三、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层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单独将返乡创业群体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来对待,对他们的底数还没有系统明确深入的了解;在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只重招引、不重落地;“外来和尚好念经”,轻视本土投资主体,对他们缺乏必要的支持;对返乡企业重大轻小,对大企业大项目“锦上添花”有余,对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小项目“雪中送炭”不足。

2.管理机制不畅。返乡创业涉及外出群体、返乡群体、创业群体,涉及经营主体、产业形式、企业规模大小等,管理的职能散见于发改局、人劳社保局、人才办、浙商回归办、乡贤办等部门,且有交叉,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全面掌握乡村振兴中“人”“业”“政策”“问题”等相关信息,对返乡创业群体的人员构成、投资规模、存在困难、发展前景缺乏系统了解,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对他们开展专门指导和精确帮扶,合力凝聚不够。

3.服务质量不高。以“亲商、安商、帮商、富商”为主题的合力扶工意识有所淡化;一些单位的干部官僚作风严重,办事和服务企业效率低下,难以达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招商引资的手段单一,以招商网站和宣传手册等为主;对外推介的渠道、宣传载体与方式单一,针对返乡创业群体的宣传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返乡创业氛围不浓。

(二)政策成效方面

1.背靠背,政策知晓率低。十余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业就业、乡贤回归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就达30余个,部门政策更是数量众多。这些文件政策涉及众多部门,他们各自实施,缺乏联动,知晓率低,常在“深闺”无人知,难以实现全覆盖。走访的48位返乡创业人员,绝大部分对扶持政策缺乏精确了解,政策作用发挥有限。

2.干货少,政策针对性弱。2012年底出台的《中共松阳县委 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浙商回归促进松阳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项政策,由于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发挥指导性作用,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较少;《关于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松委办〔2017〕14号)文件中对新办企业“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兑现还是以地方所得的老口径(企业所交税收地方所得的20%)奖励企业,而我市其他各地2018年开始就以新口径(企业所交税收地方所得的40%)奖励企业。

3.落地难,政策兑现周期长。政策兑现程序繁琐,政策兑现前往往要经层层批示,层层拿意见,从材料上报到政策下达往往要在体制内循环几次,办事人员和领导外出或休假时,都会影响政策的兑现时间,导致政策激励效率低。

(三)要素保障方面

1.资金要素制约突出。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产业前景、信用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额担保贷款门槛高,创业项目又缺少抵押物,导致小额担保阻力重重,返乡创业企业所需的金融支持力度与实际获得的金融支持差距巨大,企业授信的额度与实际兑现的额度差距悬殊。据县乡贤办统计,2018年授信额度近15.3亿元,实际兑贷只有0.3亿元,兑贷率不到2%。金融支持优质企业、品牌产品、示范基地、新创业项目等方面缺乏差别化政策。

2.人才要素制约明显。返乡创业者大多农村出身,对市场分析、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对所创之业大多缺乏专业的指导、专门策划、科学规划,创业项目起点低、同质化严重、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性不高,缺乏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返乡创业企业大多层次低、规模小、地处乡村,环境条件和待遇都缺乏影响力和竞争优势,使得优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养不起,缺乏让人才“才”尽其用的平台,策划、管理、营销等方面专业性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熟练工缺乏;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校企、校地、校园联接不够紧密。

3.土地要素制约严重。返乡项目人员扩大生产规模需求与当前土地政策矛盾突出,创业意愿没有具体的地块可落实;存量土地、闲置资源利用不够,全县超过54万平米闲置国有土地和32万平米闲置国有建筑、大量集体闲置资产、山地开发土地和抛荒土地没有进入招商系统,尚未发挥经济效益;土地流转操作难度大、流转手续复杂,也大大影响土地利用。

四、对策建议

(一)凝聚共识,服务创业。

1.加强组织领导。参考南充、遂宁等地经验,充分利用全国首批社会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有利契机,建立完善我县返乡创业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要政策,解决重要问题,切实加强对返乡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梳理发改局、人劳社保局、人才办、浙商回归办、乡贤办等的相关职能,新建立返乡创业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构建县、乡(镇)、村服务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清单,紧密连接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服务机构、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关系,系统开展鼓励返乡创业工作,开展对返乡创业群体的普查归档、统一管理、指导服务。

2.深化“三服务”。把返乡创业工作纳入“三服务”活动范畴,建立明确的责任清单,加强相关职能部门效能建设,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方面有所改进,积极倡导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继续开展以“亲商、安商、帮商、富商”为主题的“四商”活动,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一条龙服务和全天候、保姆式、专家式服务,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标。

3.营造良好氛围。注重示范带动和典型引领,讲好群众身边的“创业故事”,树立一批返乡创业标杆,让群众能够照着学、比着做、跟着干;制定出台返乡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基地)、示范项目和“创业之星”评审认定办法,评比示范、表彰优秀。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返乡创业”为主题的集中采访宣传活动,借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学习典型之机,汇编印发创业政策材料,广泛宣传党委政府对返乡创业工作的新要求、新思路、新部署、新政策广而告之,吸引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

(二)完善政策,扶持创业。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办发〔2015〕47号)精神,参考高坪区、蓬溪县等地,梳理政策体系,加强政策集成,加大政策落实。积极整合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就业创业、产业扶贫、招商引资等政策,在创业项目、财政扶持、土地流转、场地使用、人才引入、税费减免、担保贷款,尤其是以种养殖为主体的绿色生态产业的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等方面为返乡创业提供具体支持,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创业保障等方面营造宽松环境,让返乡创业者有更多的获得感。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用,调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拓展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和小微企业创业者创业计划;进一步推进返乡创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房、农业生产设施及产出物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支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探索建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基金并由政府承担一定的融资风险等方式,进一步破解回归创业的融资难题。

3.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遴选已返乡致富的能人、高校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退休干部等组建“返乡创业导师团”,为返乡创业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项目指导、策划、规划相关服务;开展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为重点,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为回归创业企业培养一批本地化、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为回归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注重职业教育对本土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配置上要与县域产业深度融合,定向培养蓝领,注重情怀培养,引导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

4.加大土地保障力度。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契机,破解返乡创业用地难题。充分发挥强村公司作用,利用城镇、乡村存量非农建设用地、闲置国有和集体资产以及乡村博物馆、空置农房等可利用资源,鼓励农户和村集体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或其他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承包地,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化进程。

(三)搭建平台,助推创业。

1.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在松阳政府网、浙里办等平台设置专栏,或开发“松阳返乡创业信息交流交易平台”APP,建立外出群体、在外就业现状、回归创业、下乡创业等数据信息,提供我县优质资源、项目规划、招商推介、用工需求等信息,系统并动态发布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信息内外互联互通。

2.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参考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青田和遂昌等地经验,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成立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效集成创业资源,为广大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政策咨询、投融资、创业辅导和“一站式”办理创业手续等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大众创业提供“一对一”的平台,实现创业全链条增值服务,满足大众创新创业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3.建立孵化平台。依托全县资源(如闲置工业用地、闲置国有或集体资产、抛荒耕地、开发山地、乡村博物馆、闲置民房等),以“全县域产业孵化园”概念,建立一批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返乡创业小微园、文化创业园、乡村创客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提升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扩容祥瑞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系统构建全县域产业孵化平台。采取创业孵化、租金优惠、跟踪指导、融资对接等形式,推动返乡创业向园区集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成型成势发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